2023年在全市生态茶园建设暨秋冬茶园管理培训班上讲话(2023年)

时间:2023-11-23 16:26: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在全市生态茶园建设暨秋冬茶园管理培训班上讲话(2023年),供大家参考。

2023年在全市生态茶园建设暨秋冬茶园管理培训班上讲话(2023年)

在全市生态茶园建设暨秋冬茶园管理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抗大旱、夺丰收,科学谋划秋冬管生产的重要时节,我们在**县举办全市生态茶园建设暨秋冬管理培训班,其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全国三秋农业生产视频会议精神,加快生态茶园建设科技推广,强化茶叶秋冬季管理,确保全市茶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上午,大家观摩了*茶业公司茶园绿色防控、茶园秋冬季管理、茶叶加工车间和茶博园等现场,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两位全国知名专家的精彩报告内容丰富,立意深远,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下面,我想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抢抓机遇,坚定做大做强**茶产业的信心

2021年3月,***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指出:“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产业怎么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长期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茶产业的重要论述,从浙江安吉“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陕西平利县“因茶致富,因茶兴业,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再到福建武夷山“要把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等一系列经典论述,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以茶产业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在绿色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的高度肯定,以茶科技为代表的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的高度重视。回顾***总书记多次“茶叙外交”及茶文化交流互鉴等重大国事活动的精彩演讲,掷地有声,一脉相承,对茶叶这片神奇的叶子,为创造和共享美好生活寄予了殷殷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茶产业地位在世界更加凸显,已成为中国对外国际交往的靓丽名片,联合国宣布确立“国际茶日”,茶与大健康珠联璧合,“万里茶道”这条“世纪动脉”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近两年,我市茶产业迎来了系列重大利好政策。2021年市人大出台《**市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并发布施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茶产业链纳入全市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进,每年投入5000万元;
*西南武陵山茶产业集群入选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2021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央财政投资2个亿给予支持,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未来前景将更加广阔。**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大市,一定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坚定做大做强茶产业的信心。

二、认清现状,强化**茶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充分认识我市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现状。从我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态势来看,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产业基础好。2021年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万亩,干毛茶产量达到**万吨,农业产值***亿元,分别居全国第*、*、*位,综合产值达到***亿元,是全国重要产茶大市。已形成了*东北大别山、*西南武陵山、*西北秦巴山、*南幕阜山和*中大洪山五大优势茶区。

二是出口势头强。据海关统计,2021年,**茶叶出口量**万吨,出口货值*亿美元,居全国第*位。产品远销欧美、中亚、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不断拓展。

三是产品质量优。全市生态茶园总面积***万亩以上,为茶叶优质高效、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全市有机茶园面积**万亩,***多家企业获得国内外有机茶认证,认证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位,为**连年在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安全抽查合格率达100%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产业化速度快。全市现有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市级龙头企业**家。在第十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我市**个县(市、区)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家企业入选“中国茶业百强企业”。

五是产业融合深。目前全市共推出**条茶文化旅游线路,全市***家A级景区中有**家是以茶产业为主体的景区,全市茶叶采摘观光体验乡村旅游点达***多个。

六是品牌建设力度大。全市获中国驰名商标**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个。2017年首届中国国际茶博会上,我市**玉露、武当道茶获“中国优秀区域公用品牌”。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我市荣获**个金奖,居全国第三名。2018年,***总书记与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东湖会晤茶叙时,欣然同品“一绿一红”**玉露和利川红,在国际国内产生巨大影响。

总而言之,我市具有把茶产业做强做大做好的优势和条件,目前我们正在致力于把链条加大、把品牌做响、把基地夯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茶产业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二)深刻认识茶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重要作用。茶叶产业作为全市优势特色产业,为“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茶产业是我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导产业。从茶产业分布区域来看,全市**个贫困县中,20万亩以上的茶叶大县有**个,10-20万亩的茶叶大县**个,5-10万亩茶叶大县*个,全市**%以上茶叶大县均集聚在脱贫山区,发展茶产业首当其冲。茶产业必将成为我市山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从全市各地来看,**市茶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20%,**市茶叶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以上,**州茶叶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达**%。**市茶农生产收入约占总收入**%;
**州茶农**万人,人均茶叶收入****元,约占总收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茶产业蓄势待发!把茶产业发展好了,山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农民的收入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深入剖析当前我市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我市茶产业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

一是破解茶产业结构性矛盾的力度仍需加大。随着国内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张,茶产量大幅增加,但茶叶消费相应增长不快。据统计,2021年全国茶叶产量达***万吨,而国内茶叶年消费总量***万吨,茶叶出口量**万吨,剩余近**万吨,茶产业面临巨大的产能过剩压力,供过于求问题凸显。我市近年也存在产量增长过快问题,2021年全市茶叶产量增幅达到**%,卖茶难问题不容乐观。

二是市场拓展仍需加力。我市在北上广深等全国大中城市常年上市、有一定市场份额的**茶叶品牌店、连锁店很少,特别是在广东芳村、北京马连道、上海帝芙特、内蒙古呼和浩特、山东济南等全国茶叶行业标杆性的大型茶叶专业交易市场上难觅踪影,**籍茶叶销售人员极少,卖**茶的专卖店很少。

三是茶叶加工龙头引领仍需加强。我市在茶叶深度加工开发方面起步相对较晚,滞后于浙江、湖南等市。龙头企业大多以初加工为主,深加工企业少,产品附加值不高。近年来,**、**、**等地在抹茶、速溶茶、茶食品等方面开始起步,但茶叶深加工新产品新业态的企业总体不多,茶资源综合利用亟待提升。

三、精准施策,奋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峻挑战,我们要积极应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问题导向,明确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通过用优良品种更新替代和改造低产低效茶园,淘汰立地条件差的茶园,有效稳定茶园总面积。坚持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构建“资源节约、生态友好、优质高效”的茶叶绿色生态低碳发展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促进茶叶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坚持强链补链的发展战略。着眼全产业链发展,“两端齐发力、三品共提升”,补短板,强弱项,做好“三茶统筹”这篇大文章,狠抓落实,持续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突出五个“强化”。

(一)强化品质提升,夯实产业链基础。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培优品种、培强品牌、提高品质、提升品味。一要优化茶叶生产布局。根据重点区域品牌和当地特色,研究确立各主产区的主推品种,坚持“茶树专用品种与市级区域公用品牌挂钩配套”的原则,促进适区适种;
坚持“不是优势区域不发展”的原则,逐步引导非优势茶叶种植区有序退出茶叶种植生产。二要狠抓生态茶园建设。结合各地实际,强化措施,积极推行落实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生态茶园建设指南》,《生态低碳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综合应用生态调控、农艺改良、物理防控、生物防治和科学施肥等新技术和新模式,建成一批标准化的生态低碳茶园,打造生态茶园建设的升级版。三要强化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陡坡老茶园淘汰、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开展宜机化茶园改造提升,合理配置园区路网、蓄排水系统、抗旱灌溉系统、电力设备等配套基础设施,集成与区域环境条件和茶类特点相适应的茶园种植新模式,加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提高茶园机械化作业水平。四要加强加工品质提升。构建从鲜叶采收到终端产品的标准化加工技术体系,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稳定,突出清洁化、连续化、智能化,实施加工设备提档升级,不断提升我市茶叶加工科技水平。

(二)强化龙头培育,提升产业化水平。推进茶叶产业化发展就是要“扶优、扶大、扶强”。一是要推进集约化经营。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领产业技术、装备、产品、模式升级,推进集约化经营。支持一批有生产规模、有营销渠道、有社会责任的茶叶企业做大做强。对国家级、市级及出口龙头茶叶企业进行帮扶培育,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竞争性、有影响力的知名大型茶企,引领跨越式发展。二是要做强做大龙头。支持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联合重组、合资合作等形式整合中小茶叶企业,瞄准挂牌上市组建企业联盟或集团。支持龙头茶企联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产业化联合体,进一步发挥联农带农优势作用。三是要搞好服务保障。要逐步搭建茶叶龙头企业信息化监测管理平台,及时掌握龙头企业动态和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难点堵点痛点,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三)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坚持“大品牌”发展思路来培育大品牌、发展大品牌、叫响大品牌。一是要推进品牌聚力聚合。着力打造**玉露、宜红茶、赤壁青砖茶、襄阳高香茶等一批地域特色鲜明、产品特性突出的市级区域公用品牌。要强化品牌使用管理,研究制定品牌管理办法,构建品牌管理制度体系。二是要开展品牌推介推广。坚持“走出去”战略,扎实开展“**名优茶健康边疆行、沿海行”等系列推介活动,积极参加大型重要的茶博会和交易会,主动抱团出击国内主要城市和重点销区,有计划、有步骤推介一站,巩固一站,培养数万名勇闯全国市场的**茶叶营销精英队伍,不断扩大品牌推介成果。全方位开展宣传造势,既要强化在中央电视台、市级广播电台、报刊等主流媒体造势宣传,也要重视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直播平台汇聚人气流量。支持发展电子商务、个性定制、直播带货等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交易新模式。大力开展“楚商喝楚茶、楚商购楚茶”“国际茶日”“全民饮茶日”等活动,积极推进**茶叶“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商超、进酒店”,提升**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要推进品牌外联外销。支持重点企业建立海外交易中心和加工厂、包装厂等外销平台,提高**品牌茶在国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四)强化三产融合,促进产业功能性拓展。做好“茶叶+”这篇文章,必须推动茶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拓展茶叶产业发展空间。一是要推动“茶+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发展茶乡旅游、体验式茶园、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创建一批集种植、加工、营销、品牌、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市级现代茶叶示范园区,打造一批主题公园、特色小镇,建设一批地方特色浓郁的精品旅游线路及景区。 二是要推动“茶+文化”融合发展。 讲好**茶文化故事,提升产业竞争软实力。依托“茶祖”神农、“茶圣”陆羽、汉口“东方茶港”、武陵山土家族、道教圣地、大别山红色老区等历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加强历史脉落研究,充分挖掘“万里茶道”价值特征,加快推进“万里茶道”申遗,丰富**茶文化。

(五)强化科技引领,加强产业链支撑。科技支撑是茶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要聚合各方优势,致力于茶产业的科技进步。一是要突出抓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与创新。依托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等科技创新平台,对**茶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加快突破专用品种筛选、关键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等难题。加大特色茶、功能茶开发力度,支持企业研发以抹茶、超微茶粉、速溶茶等为配料的新式茶饮品。加强智慧农业引领示范,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种植管控、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引领提升茶叶生产生态化、标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二是要深入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大力开展院士专家科技服务茶产业链“515”行动,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抓手,着力构建农科教横向联合到边、市市县乡镇纵向协作到底的协同推广体系,加速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将科学技术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同志们,今年全市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范围广、强度大、持续久,对全市茶叶生产造成了历史罕见的严重影响。干旱期间,市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抗高温、战酷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培训指导,为全市茶产业抗灾减损作出了积极贡献。接下来还要开展市茶产业技术体系年度总结交流,希望大家总结出好的成果,凝练出好的经验,为我市茶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当前正是茶园秋冬管理的关键时期,我们这次培训正当其时。希望参训的同志们好好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将这些好的成果、好的经验转化到茶产业的生产实践中去,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产业发展搞好服务,奋力实现从茶叶生产大市向茶叶强市的跨越,为**千亿茶产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在全市生态茶园建设暨秋冬茶园管理培训班上讲话 茶园 班上 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