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_乡镇财政工作总结(精选文档)

时间:2022-06-12 17:40:1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_乡镇财政工作总结(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乡镇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_乡镇财政工作总结(精选文档)

20xx年以来,在镇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县财政局的认真指导和大力支持下,XX镇财政所紧紧围绕中心、重点工作,以切实加强预算管理为核心,以不断完善会计核算管理为重点,积极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认真做好各项财政管理工作,科学理财、依法理财、为民理财,经过全所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各项财政工作稳步开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财政收入工作

20xx年1-6月份XX镇实现税收入库2255.5万元,同比增长21.4%,增收397万元。完成县级考核任务1864.8万元,占县下达任务3200万元的58.3%,占序时任务的116.4%(超262.8万元);同比增长29.6%,增收425.7万元。国税部门完成县级考核任务1628.6万元,占县下达任务2800万元的58.2%,占序时任务的116%(超224.6万元);同比增长39.5%,增收461.1万元。地税完成县级考核任务236.2万元,占下达任务400万元的59.1%,占序时任务的119.3%(超38.2万元),同比下降13%,减收35.4万元。

1-6月份实现镇级收入511.6万元(其中国税完成373.7万元,地税完成137.9万元),同比下降9.8%,减收55.3万元。

二、财政管理工作

1、加强预算管理,不断强化财政监督的作用

在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会计法》、《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预算管理,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严控三公经费,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坚决杜绝坐收坐支和私设小金库行为的发生。截至20xx年6月底,全镇三公经费支出11.4万元,同期下降39%。

为切实做好财政收支监管和内部控制管理,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机制,财政所不断强化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规范账务处理、资金结算、财务支出等行为。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资金监管制度,不断创新资金监管方式,认真整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履行财政监督职责。

2、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切实加强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和发放工作

20xx年上半年,财政所严格按照省、市、县惠农政策要求,认真落实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发放和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建立和完善了惠农补贴资金收支总账,并按照要求分别按照补贴项目、补贴对象、村组设置收支明细账;积极与银行会商,建立畅通的发放渠道,严格审核程序,及时公示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农民朋友们对惠农补贴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在审核发放工作中,我们严格遵守六到户、八不准的纪律,坚持公开、公正、规范、透明的原则,及时公示各种补贴清册和补贴信息,使每笔补贴资金都能准确地通过一卡通发放到相关农户手中。20xx年上半年共发放惠农补贴资金4383万元,涉及项目12个,涉及农户33504人次,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

3、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顺利

20xx年我镇根据各村群众反映最迫切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统筹规划,严格按照一事一议项目要求,合理确定本年度建设项目,确保农村综合改革项目惠及千家万户。今年全镇共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5个,总投资355.363万元,在实施过程中严格公开招标程序,公正、公开、透明,并及时加强项目实施监管,截至目前我镇一事一议项目已全部完工通过镇、村二级验收投入使用,太阳能路灯项目审计已完成,其他项目审计正在进行中。

4、民生工作进展顺利

20xx年,财政所按照市、县民生工程会议精神,根据时间节点,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民生工程进展情况,积极协调民生工程实施单位,认真抓好涉及XX镇25项民生工程的项目落实、督促检查、宣传报道、汇报总结工作。

5、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20xx年我所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重点,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抓好财政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在遵守党的纪律方面,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二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全所工作人员每周一下午召开会议,集中开展理论学习和传达县局文件精神、各项工作安排,认真学习党规党纪和廉洁自律方面的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三是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按照规定设置AB岗和岗位责任制,重点岗位和业务环节已纳入廉政风险重点防控,积极打造一支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的财政队伍。

6、认真做好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和扶贫帮扶工作

20xx年,我所按照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严格每一笔扶贫资金收入、支出管理,并设置辅助账便于查阅。同时,我所作为帮扶XX镇梁庄村的帮扶单位,按照一对一结对帮扶脱贫模式,我所工作人员结对帮扶贫困户涉及9个行政村82户贫困户,经常深入到联系的村和贫困户家中,及时了解掌握贫困家庭生产生活模式,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脱贫方案,帮助群众树立脱贫信心,增强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汇聚扶贫工作合力,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7、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今年以来,全所同志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县新精神、新部署、新要求,切实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和经济工作纪律,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到学有记录、做留痕迹,同时按照省、市、县财政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动员会精神,全面开展了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制度,把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涉农资金管理作为查找风险点的重点,建立长效防控机制,为完成全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提供了坚实保证。具体做法:一是严格执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濉溪县专项治理小四风规定;二是尽量压缩吃喝招待费用,办公用品实行统一购买;三是公共用车实施拼车拼人制度,减少交通费用支出;四是严把支出审核关,不拨人情款,不付人情帐。

8、协助镇农林中心做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力所能及的工作。着重抓了账务规范、资金监管、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的业务。

半年工作总结小编推荐

“十五”财政工作总结和2020年财政工作思路

一、“十五”时期财政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以“两个率先”总揽财政工作全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服务发展第一要务,认真履行财政职能,继续深化和推进财政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支持和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较为出色地完成了财政各项工作任务,为“十五”时期财政工作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十五”期间,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20xx年,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达到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9%。一般预算收入达9.1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镇(区)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达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9%,一般预算收入4.9亿元,比上年增长30%。至20xx年,全市18个镇(区)中,13个财政总收入达到3000万元以上,其中4个镇(区)财政收入超亿元。“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累计达65亿元,年均增长32%;
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年均增长28%。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由“九五”末的6.4%上升到20xx年的11.88%提高了5.48个百分点。全市人均财政总收入2714元,比“九五”末增加2098元;
财政收入在全省县(市)排名中,由“九五”末的第19位,跃居目前第9位。连续4年荣获省政府授予的“财政收入上台阶先进单位”称号。

在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基础上,财力相应增长,财政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20xx年全市财政支出15.5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镇区财政支出2.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十五”期间全市财政支出36亿元,五年年均递增24%,其中,镇区财政支出7.6亿元,五年年均递增42%。

财政收入的增长和财力的增强,较好地保证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时,财政也实现了收支平衡。

(二)服务发展第一要务意识增强,支持经济发展力度明显加大。

“十五”期间,财政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服务发展第一要务,按照“富民强市”的思路,认真研究落实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我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一是安排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支出,如安排企业挖革改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及各类贴息支出1.9亿元,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安排旅游发展基金500多万元,支持旅游业发展;
安排专项资金5.6亿元,大力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积极会同税务部门落实好中央、省、市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执行好三废企业和福利企业退税、出口退税、财政政策性退税等各项退税,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减免和退税27亿元,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三落实好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办法,为外贸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四是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缓解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五是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类资金3.3亿元,促进了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认真落实“三农”政策,农民生产、生活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继续保持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时期,是我市财政对“三农”投入规模最大、惠农政策含金量最高、落实措施最实、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也是广大农民充分享受改革与发展成果的一个时期。

一是按照财政支农支出“两个高于”的政策,建立和完善农业投入的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
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十五”期间,财政对“三农”领域的各项投入达到8.2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300%。重点支持水利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支持修建农桥;
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外向型农业、设施农业和农业三项工程等,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调度资金,注入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推动农业投入。

二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实行农业税免征政策,累计免征农业税0.8亿元,安排0.25亿元,落实对农民粮食生产实行直接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筹措农村转移支付资金1.4亿元,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实施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筹集资金4740万元,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保率达86.5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农村五保户“关爱工程”建设,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完成农村水改资金工作,农村受益人口66.8万人。完成了农村泥草危房改造工作,改造草危房1194户。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成果。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全市1499人享受了政府奖励扶助。多方筹措资金,基本完成了农村道路建设。开展了农村“三清”工作。从而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十五”期间,按照公共财政的财政支出安排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财政支出,在保“吃饭”、保运转的前提下,继续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先安排政府的重点公共支出需求。认真落实“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支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一是注重对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支出安排,促进科技进步;
二是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十五”期间教育经费累计支出10亿元,20xx年,教育支出达亿元,比“九五”期末翻了一番。建立了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
实行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积极消化义务教育负债;
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教育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三是相关文化政策按规定得到基本落实。四是加大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促进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等社保体系建设。加大了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
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征缴机制,保证了全市退休职工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十五”期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累计达67224万元,至20xx年底,基金累计结余18878万元,进一步提高了抗风险能力;
完善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十五”期间,累计安排卫生事业费1.2亿元,安排基本医疗保障经费1.2亿元;
建立了公共卫生应急准备基金;
支持农村卫生院建设,改善了镇(区)卫生院医疗条件;
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五是加大了对计划生育投入力度,提高人口素质。

(五)坚持开拓创新,财政改革取得明显成果。

“十五”期间,根据逐步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市财政工作实际,深化了财政改革,财政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改革和完善镇区财政体制。20xx年对镇区实行了“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收支挂钩”的新体制,确定比较宽松的收支基数(收入基数递增比例为15%、13%、11%,支出递增比例为7%、6.5%、6%),改进了收支挂钩办法,确定了超收财力全留的办法(除上交省20%和所得税中央60%部分)。20xx年又适时进行了完善,适当提高了收入基数,进一步放宽了收支基数的递增比例(收入基数递增比例为11%,支出递增比例为6.5%),新的镇区财政体制调动镇区当家理财、增收节支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了镇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推进部门预算改革。20xx年,实行了部门预算试点,20xx年全面推进了部门预算改革工作,至20xx年,部门、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已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部门预算编制框架体系初步形成,细化了预算编制,规范了收支行为,强化了预算约束力。

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20xx年,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行机关事业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确保了市级单位和教师工资的及时发放。从20xx年7月1日起,在市级机关选择5个部门9个单位进行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实行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财政管理监督,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全面建立了镇区财政结算中心,增强了镇级财政的调控力度,提高了镇级财政的管理水平。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20xx年我市的政府采购目录增加到39个,将工程采购纳入了政府采购范围,使采购规模逐年扩大。全年采购金额为4216.4万元,比预算节约569.76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1.9%。

积极参与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改革改制工作,规范操作,不留尾巴。“十五”期间共完成300户市属企业、事业单位改制工作,通过改制,激活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了溧阳经济的快速发展。

构建预算外资金管理新体系。初步建立了新的非税收入征管制度,启用新的非税收入征管网络信息化系统,完善以“收支脱钩”和“票款分离”为核心的管理办法。

(六)全面推进思想作风建设,财政干部队伍呈现新风貌。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全面推进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有力促进了财政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局机关被常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学习型机关。

一是坚持组织全体财政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文件精神,提高财政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自觉服从服务于发展大局。

二是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建立健全党风廉政责任制,增强广大财政干部勤政廉政、依法理财的自觉性。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政务公开,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

四是积极推进以竞争上岗为主要内容遥财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了财政干部的培训、教育,履行职责的能力普遍提高。

“十一五”财政工作主要体会是:

一是谋财政必须善谋经济发展。要认真落实发展政策,谋划发展办法,加大有效投入,把财政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要发挥财政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要落实政策、出主意、想办法,创新机制,加快有效投入、加快结构高速步伐。做到更加开明,点子更加高明,理财更加精明。

二是谋财政必须善谋百姓利益。要积极落实惠民政策,特别是“三农”政策,把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惠。要切实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为民理财的理念,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壮大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只有这样,财政工作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三是谋财政必须善谋改革创新。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把日常财政管理转化成规范高效的服务。改革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的动力。以改革促发展,财政工作才能充满活力。要克服只求保险、不求出新,只循陈规、不探新路的思维定势,将创新意识渗透到财政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不断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依靠制度有效地管人、管事、理财,建立促进财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十五”期间,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全市财力特别是市本级财力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全市区域间财政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镇财政收支矛盾仍比较突出。三是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四是历史遗留政府债务较多,各种风险有向财政转移和积聚的趋势,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五是机关作风建设、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等。

二、“十一五”时期财政工作奋斗目标

“十一五”是我市总体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财政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物质基础、政策手段和体制保障。制定和实施好财政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两个率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期间,我市财政工作的奋斗目标是:

──财政收支目标。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到20xx年达到22.7亿元。一般预算支出年均递增20 %,到20xx年接近23亿元。财政支出保必需、保重点规模不断扩大,“三农”、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卫生、环境保护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并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改革目标。全市财政管理体制较为完善,财权与事权明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科学规范;
财政调控经济职能有效发挥,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基本形成;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政府财力资源整合成效明显;
公共财政、财政绩效评估体系基本形成。

──依法理财目标。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财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财政决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决算规程科学完善;
财政监督体系科学严密,理财制约机制和惩戒机制基本形成;
财政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财政系统要着力围绕以下做到五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1、认真履行财政职能,自觉服务全市经济发展,不断壮大财政收入规模。积极拓宽财政参与、支持服务经济领域,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选准财政政策的切入点和财政资金的着力点,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和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起多元、高效、后劲足的财源体系,使财政收入的增长有充裕的源泉和牢固的基础,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2、深化财政改革,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切实提升财政体制和机制创新水平。建立与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相适应的财政管理模式,提高理财水平,财政决策和资金分配机制更加科学、规范、透明;
预算编制细化、程序合理、方法有效;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动态监控功能加强,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明显提高;
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3、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不断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在保吃饭、保运转的基础上,调整财政支持的方式和重点。增加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快建立统筹城乡、覆盖各类保障对象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稳定的支农投入政策,让公共财政更多更好地覆盖 “三农”;
继续加大投入,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重点支持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强文化、体育事业和产业的活力。

4、依法强化财政监管,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努力提升财政支出绩效。进一步拓展财政监督范围,建立覆盖财政收入、支出、管理、改革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
坚持把效益最大化作为财政工作的根本指南,在财源建设、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方面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长远效益和眼前效益的有机结合;
建立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和预警机制,提高财政运行的安全性,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理财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构建财政部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强化制度管理,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改革、发展形势要求的财政干部队伍,外树服务型机关形象,内兴学习型机关新风,构建以“廉洁、高效、规范、务实、创新”为核心的财政文化。

三、20xx年财政工作目标和要求

20xx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xx年度财政工作,对于实现“十一五”财政奋斗目标和开创我市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继续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两个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xx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两个率先”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以优化发展为方向、以优良服务为保障,以加大有效投入、加快结构调整为抓手”的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重点支出需要;
着力深化改革,依法理财,强化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力争全市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作出新贡献。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我市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现行财政体制下我市支出需求和财力状况,经市十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20xx年全市财政预算收支安排为:一般预算收入103670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4303万元,增长16%(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243595万元,比上年度增加33595万元,增长16%);
按照适度从紧和确保重点的财政支出安排原则,20xx年安排支出90202万元。

20xx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落实“两加”会议精神,积极支持自主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今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起步之年。财政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两加”会议精神,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机制。市、镇(区)两级财政要根据财力可能,合理安排对经济发展的投入,要通过预算、税费、贴息等财政手段,促进有效投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千方百计做大财源“蛋糕”。一是要加大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投入,足额安排好企业挖革改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及各类贴息支出,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值比重,继续支持重点和规模企业发展,增强骨干财源对财政的支撑作用;
大力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和绿色溧阳建设,优化投资环境,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积极会同税务部门落实好中央、省、市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继续执行好三废企业和福利企业、出口退税以及财政政策性退税等各项退税,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引导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激发民营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提高民营企业新型财源对财政的贡献率。四是积极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梳理涉及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项目,向上申报,争取省和市的专项扶持和支持。

(二)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突出多予放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继续保持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依法保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各级财政继续要按照财政支农支出“两个高于”的政策,建立和完善农业投入的增长机制,确保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拓农产品市场。特别是镇(区)财政在安排财政支出时,必须兑现“两个高于”的政策,市政府已明确将此作为对镇(区)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

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继续落实对农民粮食生产实行直接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
各级财政都要千方百计筹措农村转移支付资金来源,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建立健全农村保障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成果,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扶持农民务工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进城就业能力;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坚持依法治税,切实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是要精心组织收入。积极配合国、地税部门努力增加税收收入,并收好教育费附加等非税收入,特别是要做到“抓大不放小”,着力加强小税种、小税源的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
要加强对契税收入、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收入的征收管理,保持各项收入的增长态势。二是坚持财税收入情况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做好预算执行分析工作,建立财税收入增长监测分析新机制。三是要改善收入结构,尽量增加可用财力。严格执行《税收征管法》,加强收入监管,严禁越权减免各种税费,杜绝“跑、冒、滴、漏”和虚增财政收入现象发生。

(四)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富民优先,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各级财政要大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做到有保有压、有促有控,在保“吃饭”、保运转的前提下,继续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保障力度。一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支持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积极配合各相关部门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征缴工作,提高征缴率,努力做到当年社会保障各项基金自求平衡不出险。继续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严格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强低保资金管理,全面保障弱势群体生产生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关心支持老龄工作和残疾人事业。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基金。二是落实“科教兴市”战略,支持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市镇(区)两级都要增加对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支出安排,促进科技进步;
努力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继续落实好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加大对计划生育投入力度,提高人口素质。三是集中财力办好市政府确定的10件实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明确责任,抓好资金落实,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使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五)全面深化财政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管理创新,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系。

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非税收入管理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仅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源头治理、反腐倡廉的重要措施。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认真总结近几年改革经验,完善措施,创新办法,积极稳妥地把各项改革推向深入。

一是深化、完善部门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对部门预算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筹安排。完善财政供养人口基本信息库,建立政策性和经常性项目库,实行滚动分类管理并逐步将经常性项目支出纳入公用经费定额的轨道,将人员经费编准、编实,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必需,落实重点项目资金,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理性。

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20xx年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和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完善各项配套办法,加快各项收入直接缴入国库的进程;
严格支付方式,规范支付流程,强化预算约束,增强预算执行信息透明度,进一步简化环节,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增强国库资金调控力度。

三是全面推进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实行非税收入“单位开票、银行收款、实时入库”的管理模式;
加快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部门、单位征收激励机制,挖掘非税收入潜力,促进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四是完善政府采购体系。推进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资金国库集中支付。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逐步提高政府采购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严格开标、评标程序,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完善采购网络,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是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规范政府性建设项目投融资管理,建立政府性建设项目负债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财务管理,促进各投融资平台规范运作、平稳发展。

六是积极推进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改革工作。全面清理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摸清家底;
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固定资产动态信息库,及时掌握资产变动情况,规范资产处置、配置行为,促进资产优化配置,做到资源合理使用,资产保值及适当增值,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六)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深入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逐步建立起财政支出的有效监控机制,继续对财政支出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督,及时纠正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截留、挪用、损失浪费和效益低下等问题,杜绝各类滥发补贴、奖金、实物等违反财经纪律现象,构建财政支出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监督的有效机制,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水平;
加强部门预算的监督检查,确保部门预算不突破;
切实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大力推进会计诚信建设,构建行之有效的会计诚信监督和会计诚信服务体系;
继续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强化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管;
进一步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整合各有关业务操作系统,逐步构建统一的财政管理平台,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确保财政信息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七)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财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深化各项创建工作。巩固和提高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服务环境要求,深化“好班子”、文明单位、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拓展创建活动的新形式,丰富创建活动新内容。

加强能力建设。以学习贯彻《公务员法》为主线,加强培训和考核,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理财、服务和创新能力,确保完成财政各项工作任务。

转变理财观念。适应新形势下财政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转变新的理财思想和理财方法,从重分配轻管理,重审批轻监督,重微观轻宏观的传统模式,向强化宏观调控、宏观管理和财政监督转变。要牢固树立发展经济、振兴财政的思想,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财之道,要以发展为主线,在做好收支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跳出财政看财政,研究财政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从更广的范围,更新的视角参与到经济发展中去。

加强作风建设。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切实转变财政职能,增强法制观念、效率观念和服务观念;
要提高财政工作的透明度,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负责制,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
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主动服务、主动配合、主动协调,把党委和政府的各项安民富民的财政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在思想上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自律防线。同时要进一步规范业务操作,加强内部控制,强化目标考核,形成依靠制度管人管事、预防和惩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树立依法行政、科学理财、廉洁奉公的财政形象。

乡镇财政工作总结

乡镇财政工作总结

乡镇财政20xx年工作总结

***财政所20xx年工作总结暨20xx年工作计划

今年我乡财政工作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县局对财政工作的整体部署,结合本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两会”(县财政工作会、乡经济工作会)精神,牢固树立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观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探索财政工作新思路,大力发挥财政新职能,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培植新兴财源、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完善财政监督,实现了全乡财政状况进一步好转,促进了乡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也实现自身建设的跨跃式发展,自20xx年以来,连续两届四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
连续三年被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省爱卫会、县局评为“先进集体”、“卫生先进单位”和“先进单位”;
连续四年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连续五年没有出现财政赤字,实现了低水平的财政收支平衡;
多人次获得县、乡表彰。一、20xx年主要工作20xx年,在乡党委、乡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共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占年度预算计划***万元的131.7,比上年实际****万元增收***万元,增长128.2,其中:国税完成****万元,地税完成****万元。完成有偿资金回收上解任务***万元,其中:财政周转回收上解**万元;
亚行贷款回收上解**万元;
世行贷款回收上解**万元。全年全乡财政正常支出****万元,与上年持平,当年实现收支平衡。(一)以落实目标管理为核心,努力完成收入任务今年县分我乡财政收入任务***万元。针对我乡税源分布广、企业规模小、征管难度大的问题,我们一方面结合税源实际,在广泛调查和精确测算的基础上,统筹协调了国、地税收入计划,并合理分解收入任务,得到了各单位的理解与密切配合;
另一方面大力强化税收征管,严格关注收入入库动态,定期协调牵头国、地、财三家联席会议,积极协调解决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确保了国、地税收入均衡入库以及年度收入任务目标的如期完成,财政收入质量也明显提高,从而进一步壮大了乡级可用财力,为乡域经济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二)以增强发展后劲为动力,大力培植新兴财源财政部门作为财源建设的主要职能部门,积极开辟支农资金来源渠道,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支农扶持力度,切实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我乡财源发展后劲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一是结合本乡实际,充分运用财政政策,积极服务乡域经济发展。配合乡政府在认真调查摸底、科学论证前提下,筛选、上报了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项目,大力争取政策扶持,促进了本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上报了一批村级公路改造、水窖、沼气、饮水工程等革命老区专项补助资金建设项目,大力发展农村有潜力、有代表性的新兴产业项目,积极争取资金扶持,逐步扩大扶持力度和规模,加快资金流通周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作用,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和人居环境,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户发展生产、改变生活陋习的积极性,促进了我乡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二是改进财源建设方式,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充分利用财政无偿扶持、基金投入、财政贴息、亚行贷款等手段,大力支持蚕桑养植、种草养羊、药材、林特产品开发等新兴替代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全年共拨付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万元,支农资金***万余元,累计投放亚行贷款***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和产业开发。目前,中药材、木耳、板栗等部分短、平、快项目已初见成效,产业带动效应日渐凸显;
而且,作为我乡今后村级财源建设的重点项目——蚕桑养植,也已全面启动,截止到12月初,全乡共落实面积3000余亩,200万余株桑苗全部种植到位,有力地推动了我乡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蓄了财源发展后劲。三是转变观念,以财源建设为己任,切实增强服务意识。(1)是服从政府工作大局,积极为“***风景区”建设献言献策,促进我乡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2)是为实现工业兴乡的目标,我所专门抽调两名干部积极配合乡政府参与企业管理、招商引资,加强对矿山的监督管理,以及税源监控,主动为政府当好参谋、上门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民营资本的引进和企业生产提供宽松环境,促进了我乡以矿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的形成和协调发展,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3)是配合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推动我乡“东桑西移”项目开展。组织财政干部配合乡、村干部深入千家万户、田间地头,全力做好宣传动员,认真进行面积核实,积极协调、组织苗木栽植,为项目的启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

乡镇财政工作总结第2页

是积极配合乡政府搞好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这次农业普查正值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对我乡摸清农业资源,科学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我们抽调7名干部,配合乡政府依法开展普查工作,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三)以深化税费改革为主旨,全面落实惠农政策1、积极推行“一本通”工程。在今年的惠农资金发放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严格把握政策口径,切实规范操作程序,运用信息化手段,统筹安排,分工协作,从而保证了各项补贴的顺利发放。截止6月24日,已全部以“一折通”的形式向农户兑付粮食直接补贴资金***元,水稻良种补贴***元,柴油、化肥等农资增支综合补贴***元,退耕还补助资金***元。一是大力宣传惠农政策。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会议、上门咨询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解释当前的各项惠农政策,共发放宣传单、一封信***余份,确保政策不走样,不打折扣,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大力推行“一本通”。我们举全所之力,组织干部进村入户搞好数据核实等基本信息的收集工作,同时抽调精干人员加班加点进行“一折通”数据的计算、录入,确保了“一折通”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如期正常运行;
三是搞好“一折通”存折发放。如实将农户情况在各村(组)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对信用社打印好的存折进一步核对,并将农户的补贴金额分项填写在农户的存折之上,让农户看的清楚,领的明白。2、认真核实20xx年度粮食种植面积。按照上级要求,结合今年“一折通”发放经验,我们积极开展人员培训,统一口径,历时一个星期,全面完成了入户调查核实、汇总、数据录入和上报工作,为来年的资金发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加强了农合基金征收管理。针对去年农合基金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今年以解决思想问题为突破口,配合乡、村干部通过召开群众会和上门咨询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政策宣传,耐心做好动员解释,切实解决农民思想上的疑惑和认识上的误区,获得了农民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组织驻村财政干部认真进行了人口调查摸底,农户信息收集,准确核实核定参合人数,并逐户签订协议书,促进了基金征收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到11月28日,已征收入户***人,上解基金***元,占全乡应收总额的96.64,征收率较去年有了大幅增长。4、认真开展了村级债权债务和“普九”债务清查迎检工作。根据上级要求,以20xx年化解村级债务工作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我所组织人员对全乡的村级债权、债务和村级化债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锁定村级债务,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干部签章后分村进行了公示,进一步摸清了各村家底,促进了村级财务的核算管理,为村级债务化解和全面推行“村帐所管”奠定了基础,也为上级进行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获得了上级验收组的充分肯定。5、加强“一网通”基础信息录入。根据县局11月17日会议要求,迅速集中精干力量,抓紧做好了农民种粮补贴网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数据录入工作,力争12月20日前完成并上报县局。(四)以提高保障能力为基础,着力优化支出结构我们从“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统筹安排,规范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财政支出。坚持集中财力保工资发放、保社会保障、保机构运转、保法定和政策性兑现。一是强化了预算管理。严格按照“两上两下”的部门预算编制规程,组织完成了***20xx年的政府及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同时,加大了支出控管力度,强化了预算约束,严格了预算监督,确保了重点支出需要;
二是顺利完成20xx年财政预算数据转换并上报县局。三是继续加强零户统管工作。按时核拨预算单位经费,保障机构的正常运行;
加强“以钱养事”单位预算经费管理,严格经费核拨程序。四是继续巩固工资统发成果,确保工资按时到达个人帐户。五是进一步加强社保资金管理。会同民政、计生等部门认真落实了优待、优抚、特困救助、救灾、计划生育奖励等扶助对象的核实、资格认定、上报以及资金核拨工作,确保了社保基金的及时足额发放,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局。(五)以强化财政监督为契机,不断规范财经秩序1、扎实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及时组织完成了财政供养编制和各项涉农资金、预算安排、资金拨付计划、实际拨付情况等信息数据的采集、汇总、上报工作。9月份,正式开通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信息网查询,分设乡政府、中学和财政所三个查询点,接受全社会监督,推行“阳光操作”,着力打造“阳光财政”,不断完善资金运行机制,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强化了财政监督服务职能,经过近一段时间的运行,各方面反映良好,也顺利通过了省、县的考核验收。2、积极推进村帐所管。根据我乡实际情况,我所在对13个行政村的财务进行清理、审计的基础上,以乡政府文件的形式及时制定下发了《***村帐所管实施方案》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为村级财务的规范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今年以来,我所按照方案和“双托管”的要求,成立了“农村财务管理中心”,配备了专职会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体系,本着五权不变、量入为出、科学核算、合理安排、民主理财、预算平衡的原则,实行专人、专户、一村一帐、定期报帐、按月公示的运作模式,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的核算管理,避免了产生新的债务。半年来,因规范管理、人性化操作,在已核销的***万元余元村级支出中,杜绝了各种不合理开支1万余元,协助解决陈欠款和拖欠干部工资5万余元,从源头上堵塞了管理漏洞,得到了广大村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和欢迎。3、进一步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体系。一是对***、***、***、***等四个村因公路硬化而需筹资筹劳的申请,我们严格按照村级“一事一议”审批程序及筹资标准审核、报批,如实填入“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监督卡”,接受群众监督。杜绝了村、组乱开工建设、乱收费现象,有效防止了农民负担的反弹。二是积极开展涉农收费清理公示。在今年的3月份和7月份,分别开展了以05年度税改农民负担和涉农收费为主要内容的清理检查。在清理检查中,我们认真落实涉农收费公示制,对全乡计生、民政、国土、林业、公安、教育、司法等涉农收费部门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项目及标准进行公示,并严格执行,确保了辖区内无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顺利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并得到了一致好评,其经验受到了上级重视和推广。4、认真进行国有资产清查登记。6月份,组织人员对全乡行政、企事业单位所占有、使用的国有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在建工程、专项资产、其他资产等国有资产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清理登记、产权界定、价值重估、汇总确认和资产管理报表上报等,掌握了全乡国有资产基本情况,为上级部门科学决策和国有资产管理提供了依据。5、大力强化专项资金管理。切实改变以前“重支出、轻管理,重事后,轻事前”的管理现状,推进依法理财,真正履行财政监督职能。加大专项资金直接支付力度,严格规范专项资金拨付程序,继续加强了支农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迁移扶贫、种草养羊、乡村道路建设、财政贷款贴息等项目的审核、申报、提款报帐工作,进一步规范了资金报帐程序,确保资金直达项目单位或供应商;
加强了对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的监管,实行追踪问效,确保专项资金安全、规范和高效使用。6、依法开展涉农资金监督检查。按照县局的要求,7月下旬,我所集中人力组成4个检查小组,对全乡20xx、20xx年度的财政扶贫等十一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检查。在清理检查过程中,我们立足“实事求是、程序规范、手续完备、细致全面”的原则,采取查帐与查实、查事与走访座谈、全面清查与抽查相结合等方式方法,做到乡不漏项、乡不漏村、村不漏组、重点抽查面不低于30。如实将检查出来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向上级作了汇报并提出了处理意见,从而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初步建立了内外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专门监督和业务监督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的财政监督新机制。7、夯实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一是加强核算中心、农财、亚行贷款项目、农村财务中心会计财务管理,完善了财务运作程序,加强了财务审计监管;
二是加强会计业务培训,建立健全会计监管制度,大力整顿规范会计秩序;
三是强化“一支笔”审批程序,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规范财务核销手续,杜绝大额开具现金支票,所有会计帐户帐目余额,年终都经所长严格审核并签字认可,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了违规、违反程序支取、调拨、挪用资金现象的发生。四是加强了票据管理。严格履行票据管理制度,票据使用上做到了填写规范、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缴销及时,无涂改、大头小尾、遗失、损毁现象发生。(六)以干部思想建设为重点,切实转变机关作风财政干部队伍是实施财政管理的主体。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提高财政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一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创建服务型财政为依托,全面促进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造就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工作需要的干部队伍,为各项财政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1、是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员先进性服务承诺卡为载体,大力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定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集中进行党的理论知识教育,同时紧扣时代主题,开展了“八荣八耻”学习大讨论,并结合工作实际,人人写出心得体会,学习笔记均达到3000字以上。2、是加强班子建设。根据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分别成立和调整了所班子成员、文明创建、综合治理、农村农经工作等领导小组,形成工作统一部署、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良好格局。3、是创新工作机制,合理进行人员配置。根据目前财政工作实际,实行人员合理分工配置。全体人员分成内勤组和外勤组两个部分。内勤组负责所内的日常工作、上传下达、内务管理以及为外勤组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和后勤保障;
外勤组主要针对农户进行各项政策的宣传、解释,数据核查、汇总、上报,涉农资金的发放等工作,并以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形式签定到岗到人,明确到村,年终进行量化考核,提高了工作效率。4、是大力开展财政干部思想政治与作风整顿。8月底,开展了一次以干部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培训学习。深刻剖析了目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工作指导思想不端正,服务意识不够强,讲实惠、图安逸、不思进取,业务不精,以及老虎屁股摸不得、大象屁股推不动、猴子屁股坐不住等不正常现象和思想行为。强调了要树立三种精神(即艰苦奋斗、勤俭办事业的精神,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精神,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精神)、倡导三种作风(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作风),要顾全大局,坚决同违背和损害大局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坚定地维护集体利益。通过学习,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教育,净化了干部思想,端正了工作态度,思想和工作作风都有了很大转变,取得了良好效果。5、是加大培训和知识更新力度,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结合当前财政工作的特点,采取了办班培训,以会代训,函授和自学等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重点学习新《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农村财务制度等新理论、新制度、新法规和新政策;
同时还鼓励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函授学习,今年已有6人顺利完成了本科函授学业。通过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了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工作创造了条件。6、是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农村财务工作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强化了干部日常行为约束,为全体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制度保障。7、是协调配合中心工作。牢记宗旨意识,强化服务职能,除长期抽调两人参与乡企管理之外,还积极协调配合乡政府、县局和兄弟乡镇财政所搞好了计生、政务公开、综合治理、一本通录入等工作,获得了一致好评,树立了良好的财政形象。8、是继续加强文明创建。在去年已经获得“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基础上,我们再接再厉,提出创“市级最佳文明单位”、争创“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的更高目标,为此,我们始终将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我们工作的重要一项内容,贯穿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作之余,组织全所干部开展了乒乓球、羽毛球、跳棋、象棋等文体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潜移默化、陶冶情操,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总之,一年来,我们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在乡直各单位特别是各村、组的全力协助下,通过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从总体上看,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财政收入进度不够均衡;
二是财政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在来年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克难战困,奋力拼搏,确保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二、20xx年工作计划20xx年,我们将按照乡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
着力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进一步强化收入征管,不断增加政府可用财力。一是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及建立诚信纳税工程为契机,依法治税,强化稽查,严厉打击各种偷、逃、抗、骗税行为,努力做到依率计征,应收尽收,保证税收稳定增长。二是密切关注收入动态,积极配合国、地税及乡政府等搞好税收的及时均衡入库,努力提高收入质量。三是认真分析、着力优化收入结构,认真做好税源普查,增加税源,扩大税基。四是深化税费改革,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将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税收政策落到实处。(二)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量入为出,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工资、社会保障、机构运转、法律和政策性兑现等重点性支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是全面推行工资统发,完善工资专户管理制度;
二是深入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编制程序,确保预算正常执行;
三是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筹措资金,确保社会保障支出。(三)进一步加大财源建设力度,促进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坚持把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一是加大项目申报力度,把握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向上争取财政支农、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国债资金和世行贷款等项目,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二是根据我乡农业发展格局和农业财源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支农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继续调整财政支农结构,重点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积极为企业生产、改造、改革、改制和引进提供宽松环境,促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乡域经济的形成和协调发展,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实现工业兴乡目标。(四)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促进社会稳定繁荣。一是积极配合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认真做好“乡财县管”各项工作;
二是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扎实有效地做好“一折通”、“一网通”、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等惠农政策的宣传和资金发放工作,使广大粮农真正体现党中央、国务院政策的温暖。三是继续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按要求抓好财政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四项改革工作。四是利用财政手段,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大国有资产监管营运力度。(五)是进一步发挥财政监督职能,提高依法理财水平。要以公共财政的先进理念引领各项财政管理工作,积极创新财政管理技术和手段,完善财政管理机制,规范财政资金运行程序,建立资金申请、审核、拨付、执行和监督相结合的跟踪管理制度;
努力构建科学规范、合理有序、高效运转的财政监督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六)是进一步增强财政法治建设,为财政管理提供规范的制度约束。规范财政执法程序,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不断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自觉性。(七)进一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维护良好的财政形象。一是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业务技能知识的学习,更新理财观念,加强道德修养教育,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并狠抓落实。三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自身行为,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和拒腐防变能力。四是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和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作风正派、业务素质高的财政干部队伍。五是进一步加快文明创建步伐。力争实现“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和“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创建目标。

***财政所二○○六年十二月十日

的半年工作总结频道希望在写作方面解决您的问题,也希望我们的创作和收集整理《乡镇2020年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内容给您带来帮助。同时,如您需更多总结范文可以访问“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专题。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上半年 乡镇 乡镇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_乡镇财政工作总结 乡镇2022年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_乡镇财政工作总结 2022年乡镇财政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