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党课心得体会9篇

时间:2022-05-15 16:25:04 来源:网友投稿

奋进新时代党课心得体会9篇

奋进新时代党课心得体会篇1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九专题“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当奋进不止,初心和使命是持续迸发的源动力,是坚定不息的战斗力。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不断感悟初心、体悟使命,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以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实践道路中扛起重任、毅然前行。

  在常学常新中领会初心之“要”,坚定信念担使命。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初心坚不坚定关键在于理想信念坚不坚定,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坚不坚定,信念信仰不坚定,就会发生动摇,就会变质变色。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是体魄之“魂”,党员干部要补“钙”铸“魂”,加强学习教育是重中之重。党员干部要坚持学党史、革命史,从革命先辈身上感悟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家国初心,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原著原文中沐浴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只有坚持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学,做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常学常新、常悟常进,才能把理论知识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才能真正领会真谛要义,凝聚起奋斗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在民生民计中筑牢初心之“基”,牢记宗旨担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直都是人民群众,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开展工作、推动工作的根本准则和根本遵循。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当好“调研员”,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要走近群众、贴近群众,察民情、知民意,掌握最真实的资料,作出最科学的决策;要事事用心当好“服务员”,将“群众利益无小事”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用主动服务、贴近服务、靠前服务,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在担当担责中砥砺初心之“志”,实干奋进担使命。“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党员干部要树立“想担当”的理念,争做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表率。担当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因为我肩负重任,所以必须坚强”的态度,党员干部要做到矛盾面前不逃避、困难面前不低头、重任面前不懈怠,把担当践行在工作中、书写在事业中、承载在使命中。担当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能力,要切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干事创业中增长才能,在真刀真枪中修炼本领,确保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担当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要讲党性、顾大局,始终把人民群众、群众利益摆在重要位置,以实际行动担负使命、诠释责任。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居之不倦,行之以忠。初心亦是本心,党员干部唯有立足初心、坚守本心,才能真正回答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才能在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新时代永做一名人民好干部、人民好公仆。

奋进新时代党课心得体会篇2

  在新时代下,扎牢思想防线需要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确保政治忠诚、信念坚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下面是工作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坚持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专题党课心得3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奋进新时代党课心得体会篇3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九专题“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当奋进不止,初心和使命是持续迸发的源动力,是坚定不息的战斗力。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不断感悟初心、体悟使命,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以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实践道路中扛起重任、毅然前行。

  在常学常新中领会初心之“要”,坚定信念担使命。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初心坚不坚定关键在于理想信念坚不坚定,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坚不坚定,信念信仰不坚定,就会发生动摇,就会变质变色。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是体魄之“魂”,党员干部要补“钙”铸“魂”,加强学习教育是重中之重。党员干部要坚持学党史、革命史,从革命先辈身上感悟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家国初心,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原著原文中沐浴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只有坚持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学,做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常学常新、常悟常进,才能把理论知识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才能真正领会真谛要义,凝聚起奋斗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在民生民计中筑牢初心之“基”,牢记宗旨担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直都是人民群众,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开展工作、推动工作的根本准则和根本遵循。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当好“调研员”,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要走近群众、贴近群众,察民情、知民意,掌握最真实的资料,作出最科学的决策;要事事用心当好“服务员”,将“群众利益无小事”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用主动服务、贴近服务、靠前服务,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在担当担责中砥砺初心之“志”,实干奋进担使命。“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党员干部要树立“想担当”的理念,争做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表率。担当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因为我肩负重任,所以必须坚强”的态度,党员干部要做到矛盾面前不逃避、困难面前不低头、重任面前不懈怠,把担当践行在工作中、书写在事业中、承载在使命中。担当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能力,要切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干事创业中增长才能,在真刀真枪中修炼本领,确保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担当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要讲党性、顾大局,始终把人民群众、群众利益摆在重要位置,以实际行动担负使命、诠释责任。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居之不倦,行之以忠。初心亦是本心,党员干部唯有立足初心、坚守本心,才能真正回答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才能在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新时代永做一名人民好干部、人民好公仆。

奋进新时代党课心得体会篇4

  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文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丝毫不能动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体党员干部要从“心”而出,以真心鉴“明月”,不忘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强大力量,树立必胜信心,坚决服从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权益,忠于职守跟党走,奋勇迈进新时代。“众星捧月”,方能成就党的事业,开创党的辉煌,让中国共产党的“月亮”高高挂起,璀璨耀眼,照亮新时代的天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党的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是一种宣告,也是一种承诺。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不忘过去、铭记历史,坚守信念、牢记目标,始终忠于信仰、忠于核心、忠于党的事业,始终保持一种如牛负重的使命感、时不我与的紧迫感、夙兴夜寐的责任感,努力发展党的事业、稳定党的根基、振兴党的建设。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广大党员干部要凝聚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担当实干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度政治责任感,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铁胆忠心忠于党的事业,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为党的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重大贡献。

  保持真心,服务人民,践行党的宗旨。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真孰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同样,“得人心者安天下、稳天下”,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永恒真理。我们党之所以稳如泰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守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广大党员干部要对人民群众始终保持一颗披肝沥胆、开诚布公的真心,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连、休戚与共,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倾听群众呼声,瞄准群众的渴望。党员干部要下马看花去倾听群众的需求,不仅要捧出自己的真心,也要摸得准群众的内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句指导我们工作的金玉良言,只有做到真心服务人民,方能稳定天下。

  坚定信心,擦亮名片,开创党的辉煌。总书记强调,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我们要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使我们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成就党的事业、开创党的辉煌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离不开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更离不开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新时代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当擦亮璀璨名片,时刻“充足电”,时刻保持最饱满的战斗力和精气神,万众一心向前进,追逐面对不退缩,越是艰险越向前,用我们最坚定的初心、最坚韧的党性、最铿锵的步伐,以“不达目的不罢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奋勇前进,在新时代党的事业中打开新境界、开拓新局面、闯出新天地、创造新辉煌!

奋进新时代党课心得体会篇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读本。越是深入学习、深刻体会,越能感受其中蕴藏的真理力量、信仰味道和思想光芒。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是要发扬五四精神,不负伟大时代,就是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甘于平凡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学在先、干在前、走在先、做表率,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新时代,我们要立志青春,坚定理想信念

  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要听党话,跟党走,青年干部,要把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讲政治、讲忠诚、讲宗旨刻在心里、融入灵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及时全面把握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时时聚焦、处处服务中心工作,确保思想、政治、行动紧跟大局不偏航向。要我将无我,突破小我,把忠诚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民族复兴的大我之中,融入到平凡的岗位之中、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使出洪荒之力、献出赤诚之心。要甘当绿叶,呵花护果,保持执着淡然的心境,不计较苦、不计较失,不求功名利禄,不患得患失,把迎着星光赶路、半夜伏案疾书、在万花丛中当绿叶作为人生常态。学会透过历史长河看待的付出,常用革命先烈的典型事迹激励自己,把失去与家人、与朋友欢聚的时光作为对组织培养的回报。

  新时代,我们要奋进青春,勇于砥砺奋斗

  青年遇见深林,可以劈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担当时代责任,在担当中坚定信念,在尽责中成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青年干部发扬奋斗精神。青年干部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奋斗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倍加珍惜组织的厚爱和重托,用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敲落地、敲落实。要锻造坚强的心理素质,处于高潮时不得意忘形,处于低潮时不妄自菲薄,淡然面对成功和荣誉,更要坚强面对失意挫折,树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气,不怕苦、不怕累、敢啃硬骨头,排除内在干扰,克服外在困难,积极向大事、难事、急事请战,自觉经受“多向锻造”,直到手上“磨出茧”,脚上“走出道”,使坚强意志同工作经历、工作能力同步增长。

  新时代,我们要追梦青春,练就过硬本领

  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珍惜韶华,提高内在素质,练就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青年干部,更应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养成勤于学习的习惯,既要加强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学习,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要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更加清楚地知道我们是怎么走到今天,未来将向何处去,更要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努力使自己成为工作上的好手和业务上的骨干。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树立宽宏的视野思维,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中把握历史方位、提高政治站位和明确职责定位。注重加强事物内在规律研究,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把握本质,掌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把问题导向作为重要的工作方法,注重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谋划和推动工作。要养成注重实践的习惯,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从机关事务、文件会议中解脱出来,多开展调查研究,多了解实际情况,多反映发现的问题,多提出推进发展的参考建议。特别是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与工作实际科学地、具体地、细化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新时代,我们要正道青春,锤炼品德修为

  人间正道是沧桑。精神上强,才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青年干部更应头脑清醒,认清所处位置,不能沉溺于岗位带来的“光环”,明白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做人要谦逊随和,做事要稳重得体。要个性不任性,青年干部有棱角、有个性、有张力,但任何时候都不能任性妄为,决不能将自己的“个性”凌驾于宪法法律和党纪法规之上。要善讲不乱讲,多发表蕴含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不发表不当言论,不跑风漏气,不乱传八卦是非,不私议小道消息,不抱怨、不释放消极懈怠情绪。要实干不单干,对负责的工作,要主动请教、不分份内份外,注重与同事团结协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和落实。要雅趣不俗趣,规范朋友圈,净化生活圈,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多读一些纸质书本、少玩一些手机游戏,多一些文体爱好、少一些饭局应酬,多一些内涵品味、少一些市井庸俗,更好地沉淀自己,努力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

奋进新时代党课心得体会篇6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贺信中强调,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要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广大青年干部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驾一叶青春之舟,乘风破浪,横济沧海,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

  驾青春之舟乘风破浪要以扎实本领为“螺旋桨”。当前我国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青年干部要敢于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保持“求知若渴”的心态,克服“本领恐慌”意识,练就过硬本领、扎实“内功”,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练就“宽肩膀”“铁肩膀”,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不怨天尤人,以“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的学习精神开辟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驾青春之舟乘风破浪要以理想信念为“方向舵”。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青年干部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追求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自觉把忠于国家忠于党的思想落实到自身的实践行动中去,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坚守政治原则,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努力工作,追求进步,把职业当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驾青春之舟乘风破浪要以初心使命为“压舱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广大青年干部既要“谈初心”,又要“守初心”,更要“践初心”,一心扑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舍我其谁的勇气、奋力一搏的劲头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心里装着群众,心里想着群众,发于内心,出于真情,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奋斗不息,做人民群众真正的贴心人

奋进新时代党课心得体会篇7

  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经历一两件事、听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党课讲稿:党员干部要勇担当 善作为 努力奋进新时代,希望大家喜欢。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00年的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励精图治、敢于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推动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向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新作为新担当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一、什么是担当作为?

  “担当”一词最早见于《朱子语类》,意为承担、担负(责任、任务)等,后也用来指某人敢于承担责任,有魄力。对于担当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担当是一种责任。“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责任与人相伴终生,任何人都回避不了。人在社会中生存,就要承担并履行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一定责任。

  担当是一种能力。俗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敢揽瓷器活。能力有差别,担当有大小,会有不同的岗位和人生定位。领导岗位是一种能力席位。一方面,表明了组织和人民对领导干部个人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在岗位上要输出能力,作出应有的成绩和贡献。

  担当是一种工作作风。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勇于担当的干部,敢闯敢干、勇立潮头,对于确定的目标任务,总是千方百计去干成干好,不敢担当的干部往往在岗不在状态、干事提不起精神,叫苦叫难,一躲二推三拖,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把现实问题拖成历史问题。

  担当是一种思想境界。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挺身而出,才会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不怕牺牲。焦裕禄同志誓言“拼了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临死前交代:“希望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上……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念。

  在党的100年的光辉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赋予担当精神以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对担当精神曾经有过多次论述。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一重要论述集中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要甘于担责。能力有大有小、职务有高有低,但责任心不能可有可无。领导干部在其位司其职,就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说得直白一点,组织上让我们当领导干部,就是派我们在这里站岗放哨,这叫守土有责”。有“守土有责”的强烈责任心,才会有忠诚履职的内在自觉,才会有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才会有为民服务的热情态度,主动地干好本职工作,做到“‘拨亮一盏灯,照红一大片’,在本职岗位上奏响人生最优美的乐章”。

  要乐于担事。干部就要干事,如果心里不装事、手上不干事,虽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撞钟先生”又有何用?担事要肯谋事,不是等事做而是找事做,领导没想到的我先想到,别人没动我先动。担事不能凭好恶,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担事要抓落实,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作风,今天仍然需要这种作风,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效提质。

  要勇于担错。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战国时廉颇负荆请罪留下了千古佳话。现在,每个领导干部肩上都有沉甸甸的担子,负重前行,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一旦出现失误,不能因为怕“丢了面子”“失了威信”而文过饰非、百般开脱;更不能揽功诿过,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襟怀坦荡、知错认错、认错改错,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组织的信任。

  要勤于担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常怀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成绩中看到差距、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同时,增强必胜的信心,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要有“四面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的情怀,时刻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积极为基层群众排忧、为弱势群体解难。

  要善于担难。宋诗云:“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现实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历史遗留问题累积难解、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的情形。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困难,领导干部当鸵鸟听之任之不行,两眼望天“等靠要”也不行,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拿出辨误区、探盲区、排雷区的智慧,在攻城拔寨、破解难题中,把改革发展稳定的事业推向前进。

  要敢于担险。敢于担当要做到“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和平时期所谓“险”,无非是改革创新过程中吃螃蟹、涉险滩、破藩篱的风险,不是战争年代经常性的生命危险。领导干部要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趟出新路子,干出新事业。如果遇到突发性灾难、群体事件等紧急情况,则更要身先士卒、深入一线,临危不惧、果断决策,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带头人。

  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当代中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员干部必须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勇于担当”是一种境界,它来自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有人说,“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面对机遇与挑战、困难与风险,勇于担当是一种人生价值取向,它来自领导干部崇高的政治觉悟。

  一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支柱就会坍塌,行为方向就会迷惘,就不可能担当起历史使命。温家宝同志讲过:“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铸到执政兴国的政治实践中,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历史担当。

  二靠强烈的责任意识。权力与责任相连,“在其位、谋其政”,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是“担当”二字的真正内涵。当前,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领导干部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攻坚克难化解社会问题,激流勇进突破发展瓶颈,不畏艰险推动改革大业。特别对群众,须常怀“衣食父母”之心,恪守“民穷我愧”之念,竭尽“干事创业”之能。

  三靠无私的奉献精神。“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底气所在。凡勇于担当者,其境界必定是为公、为民、为事业无私奉献。如果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或者只顾小集团的利益,就不可能勇于担当。领导干部只有无私奉献,才会对人民群众满怀真情,才会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挺身而出、在矛盾纠纷前迎难而上,才会不断开拓进取、创造辉煌。

  “敢于担当”是一种胆识,它来自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领导干部的担当,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

  一要勤于学习。这是党员干部能够担当的前提。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习是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领导干部的实力大部分来自学习。要突出学习重点,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广学各科知识,做到“知全局、懂本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要坚持学用结合,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和应对危机的对策。

  二要实践磨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事实表明,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必须经历艰苦环境的锻炼和严格党内生活的考验,学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破解难题,不断提高科学思维、综合决策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三要团结协作。很多情况下,敢于担当并不是一个或几个领导干部的敢于担当,而是一个集体相互支撑、群策群力的担当。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碰到问题不推诿,遇到困难合力攻,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善于担当”是一种本领,它来自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善于担当,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多谋善断。不求深思,无以致远。领导干部思想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是否善于担当。

  一要创新思维。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而一切创新活动都要以创新思维为先导。领导干部必须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以思想上的领先保证行动上的率先。要熟悉上情、把握下情、了解外情,做好结合文章,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发展,用创新的精神凝聚力量,用创新的措施破解难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要勤于思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有思考就会有思想,有思想就会有担当的力量。领导干部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加以解决,防止遇事无策、陷于被动。要经常思考肩负的责任使命,思考个人与组织、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思考办实事、谋长远、惠民生、促发展的实招,不可有一时懈怠。

  三要善于总结。这是增长才干、搞好工作的关键环节。毛泽东同志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因此,领导干部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自身经验,从而把握正确方向、遵循客观规律,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得心应手地处理问题、干好事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近日,中央专门就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印发文件《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从制度机制层面入手,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员令、集结号。坚持把思想教育摆在首位,就是要坚持“一个武装”、强化“三个担当”、做到“三个带头”的要求。

  “一个武装”,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三个担当”:一是引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二是引导干部深刻领会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三是引导干部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增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同时,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作出要求,教育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作出示范表率,自觉做到“三个带头”,即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切实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

  二、担当作为是党员的基本素质

  一是党风政风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担当既是由党的宗旨、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的,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奋斗精神。今天,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仍处于关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能否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成败,事关党能否始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庸政懒政的话,那是不称职,不能被允许的。

  二是履行好职责职能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说“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肯定表彰锐意进取的干部,教育帮助‘为官不为’的干部,支持和鼓励干部一心向公、兢兢业业、敢于担当”,“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领导干部不论你在何岗位,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就要努力建功立业,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期盼。

  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因此权力姓“公”不姓“私”,只能为民所用服务人民。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决不能公私不明,甚至“公器私用”,做一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事。权力姓“公”就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不怕“摊事儿”,不怕“麻烦”,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尽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三是攻坚克难、创造辉煌业绩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面临众多矛盾和困难,没有敢于担当的信心与能力,是难以实现宏伟大业的。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党员干部,一定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尽心尽力干好工作。中国改革经过4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都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共产党员要勇于担当有作为。首先,要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上。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进的灯塔。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经过100年的艰辛历程,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党员干部的精神写下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震撼”。

  其次,要体现具备担当的能力素质。能力是担当的底气,勇于担当必须有真功夫、真本领。没有能力的担当,只会事与愿违,甚至酿成大错。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格局、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工作需要,作为一种生活常态和精神追求,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要体现实际行动有作为。在现实中,一些干部守成求稳、缺乏斗志,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难事推别人,“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这种状态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大相径庭,必须彻底破除。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服务缺位,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

  于党员干部而言,“敢于担当”是一种优秀品质,习总书记也非常看重这一点,在不同场合,习总书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习总书记指出: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专访时他又讲到: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总书记特别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三、为何强调要担当作为?

  第一,担当作为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两个先锋队的根本性质和“三个代表”的先进性要求广大党员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艰苦奋斗。

  第二,担当作为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杂艰巨性决定的。今天,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中国要同时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格局,可以说,这样的一个事业是非常之艰巨、非常之复杂的。同时,我们还要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正如小平同志所说:“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所以,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面对这样一个艰巨复杂的局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好中枢神经的作用,要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与责任,这样才能够早日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第三,担当精神是中华文明,尤其是儒家传统的优良品质。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敢于担当的志士仁人灿若星辰。从《论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诠释担当的嘉言警句俯拾即是。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第四,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难局面。在这样的局面中,共产党承担起来的是国家主权独立、政权重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等一系列复杂的历史任务。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脉络决定了他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挽救民族危亡,建立民主共和,实现国家独立,所以必须要有非常坚强的担当精神才行。

  我们可以简单回忆一下历代共产党人是如何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00年的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上世纪前半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政治勇气拨乱反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国内严重政治风波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曲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砥柱中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推向二十一世纪。进入新世纪,经历了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励精图治,以“四个全面”作为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局面。可以说,每一代共产党人都在他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了共产党人的力量,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共产党人的担当。

  四、新时代党员干部如何担当作为?

  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从制度机制层面入手,向广大干部发出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员令、集结号。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立足新时代、完成新使命,为党和国家分忧,为百姓解难。

  不忘初心,做到信念过硬。新担当新作为,首先源于内心的坚定信念。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经历一两件事、听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要看长期表现,甚至看一辈子。要在强化理论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的理想信念,才可能坚定而持久。要持续深入系统地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使理想信念之树根深叶茂、四季常青。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通过严格的党性锻炼才能得来。要认真对照党章要求,积极参加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的组织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监督约束,带头遵守党的纪律。要大力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高擎精神火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戮力同心、接续奋斗。

  对党忠诚,做到政治过硬。讲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一时一地的,而是一以贯之的。把“两个坚决维护”作为核心要求。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纪律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工作。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应养成从全局高度谋划工作、推进事业的自觉,谋事多想政治标准、办事多想政治要求、处事多想政治影响,切实把讲政治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严格对标对表,对中央决策部署做到一以贯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以改革创新之名自行其是,更不能背离中央要求另搞一套。

  担当作为,做到责任过硬。要解决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会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突出问题,做到责任过硬,根本在责任心,关键在落实力。一方面,要强化责任心,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经常性地开展扪心自问、反躬自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不怕丑,不怕现原形,经常问一问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得如何?问一问本地、本部门、本单位部署安排的事项落实得如何?对照岗位职责和各项工作的分工,问一问自己是否讲政治、是否真落实?另一方面,要提高落实力,做到履职尽责、攻坚克难。重点做到“六个一”,即一身正气、一心为民、一专多能、一鼓作气、一抓到底、一往无前。

  增强本领,做到能力过硬。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有一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不断提升适应新时代的能力素质。要提升统筹推进的能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关联性越来越强。要善于谋局、顺势、借力、做实,以项目化理念来推进各项工作,坚持“砍土分方”、分项打包,明确任务书、施工图和时间表,定期调度,全程跟踪,确保项目落地落实。要提升改革创新的能力。走进新时代,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敢于冲破程式化的固有思维,善于精准选择创新突破口。同时,要顺应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要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强化底线思维,做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对于突发性问题要能迅速、准确地理清思路,善于抓住问题本质和关键,切实解决好问题,也就是“在关键时刻要踩得草死”。

  勤政清廉,做到作风过硬。领导干部不仅要做积极参与者,更要做带头践行者,不仅要表态有力,更要表率得力。要严守纪律规矩。切实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改进作风的行动标尺,从严从紧抓好落实。要注意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守住小节,扣紧第一粒扣子,做到“身处无人处,心中自悬剑”。要践行群众路线。虚心向群众学习,多接地气,加强调查研究,绝不能自以为是、傲气十足。坚持实事求是,言必行、行必果,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能做到的才说,做不到的别说。要保持清正廉洁。要倍加珍惜组织上提供的平台,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远离诱惑、浮躁,保持知足感恩、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从政心态。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采取得力措施抓好担当作为的落实落地,激励和鞭策更多的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党的事业。

  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共产党员为什么怕?为什么不敢讲话?为什么不敢负责任?”邓小平同志曾有如此“三问”,坚持原则、勇于担当的气概溢于言表,对干部敢打敢冲敢拼的期待溢于言表。让干部想为会为敢为,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树立这样一套体制机制,选用一批“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无往而不胜。

奋进新时代党课心得体会篇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读本。越是深入学习、深刻体会,越能感受其中蕴藏的真理力量、信仰味道和思想光芒。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是要发扬五四精神,不负伟大时代,就是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甘于平凡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学在先、干在前、走在先、做表率,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新时代,我们要立志青春,坚定理想信念

  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要听党话,跟党走,青年干部,要把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讲政治、讲忠诚、讲宗旨刻在心里、融入灵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及时全面把握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时时聚焦、处处服务中心工作,确保思想、政治、行动紧跟大局不偏航向。要我将无我,突破小我,把忠诚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民族复兴的大我之中,融入到平凡的岗位之中、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使出洪荒之力、献出赤诚之心。要甘当绿叶,呵花护果,保持执着淡然的心境,不计较苦、不计较失,不求功名利禄,不患得患失,把迎着星光赶路、半夜伏案疾书、在万花丛中当绿叶作为人生常态。学会透过历史长河看待的付出,常用革命先烈的典型事迹激励自己,把失去与家人、与朋友欢聚的时光作为对组织培养的回报。

  新时代,我们要奋进青春,勇于砥砺奋斗

  青年遇见深林,可以劈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担当时代责任,在担当中坚定信念,在尽责中成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青年干部发扬奋斗精神。青年干部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奋斗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倍加珍惜组织的厚爱和重托,用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敲落地、敲落实。要锻造坚强的心理素质,处于高潮时不得意忘形,处于低潮时不妄自菲薄,淡然面对成功和荣誉,更要坚强面对失意挫折,树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气,不怕苦、不怕累、敢啃硬骨头,排除内在干扰,克服外在困难,积极向大事、难事、急事请战,自觉经受“多向锻造”,直到手上“磨出茧”,脚上“走出道”,使坚强意志同工作经历、工作能力同步增长。

  新时代,我们要追梦青春,练就过硬本领

  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珍惜韶华,提高内在素质,练就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青年干部,更应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养成勤于学习的习惯,既要加强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学习,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要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更加清楚地知道我们是怎么走到今天,未来将向何处去,更要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努力使自己成为工作上的好手和业务上的骨干。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树立宽宏的视野思维,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中把握历史方位、提高政治站位和明确职责定位。注重加强事物内在规律研究,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把握本质,掌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把问题导向作为重要的工作方法,注重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谋划和推动工作。要养成注重实践的习惯,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从机关事务、文件会议中解脱出来,多开展调查研究,多了解实际情况,多反映发现的问题,多提出推进发展的参考建议。特别是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与工作实际科学地、具体地、细化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新时代,我们要正道青春,锤炼品德修为

  人间正道是沧桑。精神上强,才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青年干部更应头脑清醒,认清所处位置,不能沉溺于岗位带来的“光环”,明白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做人要谦逊随和,做事要稳重得体。要个性不任性,青年干部有棱角、有个性、有张力,但任何时候都不能任性妄为,决不能将自己的“个性”凌驾于宪法法律和党纪法规之上。要善讲不乱讲,多发表蕴含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不发表不当言论,不跑风漏气,不乱传八卦是非,不私议小道消息,不抱怨、不释放消极懈怠情绪。要实干不单干,对负责的工作,要主动请教、不分份内份外,注重与同事团结协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和落实。要雅趣不俗趣,规范朋友圈,净化生活圈,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多读一些纸质书本、少玩一些手机游戏,多一些文体爱好、少一些饭局应酬,多一些内涵品味、少一些市井庸俗,更好地沉淀自己,努力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

奋进新时代党课心得体会篇9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贺信中强调,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要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广大青年干部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驾一叶青春之舟,乘风破浪,横济沧海,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

  驾青春之舟乘风破浪要以扎实本领为“螺旋桨”。当前我国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青年干部要敢于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保持“求知若渴”的心态,克服“本领恐慌”意识,练就过硬本领、扎实“内功”,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练就“宽肩膀”“铁肩膀”,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不怨天尤人,以“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的学习精神开辟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驾青春之舟乘风破浪要以理想信念为“方向舵”。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青年干部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追求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自觉把忠于国家忠于党的思想落实到自身的实践行动中去,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坚守政治原则,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努力工作,追求进步,把职业当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驾青春之舟乘风破浪要以初心使命为“压舱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广大青年干部既要“谈初心”,又要“守初心”,更要“践初心”,一心扑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舍我其谁的勇气、奋力一搏的劲头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心里装着群众,心里想着群众,发于内心,出于真情,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奋斗不息,做人民群众真正的贴心人

推荐访问:党课 奋进 心得体会 点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党课心得体会 奋斗者的时代党课心得体会 做新时代的优秀党员党课心得 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党课心得 胸怀大志 奋进新时代党课心得 做新时代合格党员党课心得体会 新时代党课心得体会3000字 新时代党课就该这样上心得体会 做新时代好干部党课心得体会 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党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