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教学计划模板,小学教学计划表模板5篇

时间:2024-01-24 18:39:01 来源:网友投稿

实用小学教学计划模板小学教学计划表模板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略二、教材分析1、数和运算的教学。2、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A平行线和垂线B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小学教学计划模板,小学教学计划表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实用小学教学计划模板,小学教学计划表模板5篇

实用小学教学计划模板 小学教学计划表模板篇1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二、教材分析

1、 数和运算的教学。

2、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

A平行线和垂线 B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C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D实际测量

3、 量和计量的教学

4、 教学思维专项训练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技能

1、 掌握倍数和因数、素数和合数等概念。

2、 认识分数的意义。

3、 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

4、 掌握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5、 认识土地面积单位

二、 教学思考

1、 能结合具体情境,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2、 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

4、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三、 解决问题

1、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 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 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 具有回顾和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四、 情感与态度

1、 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充满好奇,能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2、 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能够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4、 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5、 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四、教学措施

一、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 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 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二、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1、 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三、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 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2、 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四、 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 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 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五、 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1、 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2、 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3、 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五、教学进度

实用小学教学计划模板 小学教学计划表模板篇2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15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为98%,32%的学生综合测试达到优秀水平。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热情,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第八组。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第二次是在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middot;习作回顾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其中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两次。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二)阅读教学

1、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

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

2、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3、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

(三)口语交际教学

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要创设特定的情境。

(四)习作教学

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2、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五)综合性学习

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做。

五、单元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第三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第四单元: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五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六单元: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七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第八单元: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一)充分备好课

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与的依据,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1、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结构,确定所教教材在本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2、研究单元教材,掌握重点和难点,对整个单元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

3、钻研本课教材,理解并掌握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教材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4、了解掌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类情况;

5、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分类情况。备好了学生,再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

(二)加强积累

我们必须很好地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侧重于指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能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和默写的内容;积累相关的字、词、句、段、篇等;

2、能注意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

3、能在生活中广泛积累语言材料。

(三)教给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所采用的某种方式、手段、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独立地探索新的领域,获取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

1、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2、教给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力

3、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四)家校结合,形成合力。

争取家长支持,通过家访、话访,家长会达到增进师生感情、家庭与教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的目的。

实用小学教学计划模板 小学教学计划表模板篇3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把握小学语文工具和思想的辩证关系,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语言文字的训练,扎扎实实地抓好双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87名,其中男生47名,女生40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人数少,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优点是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教学反馈易于把握。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单从本班学生学习习惯来说,我认为本班学生缺少模范带头的学生,学习根本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缺少创新意识和探索知识的能力,学习也只有老师讲了才听、才理解,老师不讲了,也不会主动的询问,自律性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方法单一,不够灵活。从而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教材简析: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体现整合,这一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如,第四组的导语:“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这组课文就像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有时……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用心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段导语概括地点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明确了学习要求,读来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2、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如,学了精读课文《画杨桃》,在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前有这样一段话:“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下面这篇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同时也引出略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和要求。

3、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如,第八单元专题是“神话、传说故事”。本单元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故事,有的包含在古诗中,有的是历史人物传奇,还有想象中的神人神力。为了方便课文的学习,在教材导语中指明了学习的途径,在第一篇课文后布置了课外收集的任务。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做了很好的准备。在第四篇课文学完后,要求学生写感受,目的是继续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单元内各部分内容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二)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本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这两次综合性学习涉及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

综合性学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为一些听、说、写的训练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还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同时加强了课堂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综合性学习是一项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体现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还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扬合作精神、自主开展活动,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中,教师要有督促和检查。活动后,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列图表,办小报,办展览。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觉到,学语文很有用,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大量更新课文,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本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反映家乡美好景物的《珍珠泉》;有反映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燕子专列》;有反映现代儿童关爱他人,化解矛盾、重建友谊和良性竞争的《检阅》《绝招》;有反映母子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妈妈的账单》;有表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科技进步带来新变化的《月球之谜》《果园机器人》。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对学生思想方法的启蒙很有帮助。如《想别人没想到的》。新选的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诗歌、神话、寓言、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

不要求字斟句酌。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资料袋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本册教材介绍了各种神奇的泉的趣闻,关于杨桃、太阳、乞巧节的知识,关于国旗的来历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组成、训练和受到好评等内容。设置这个栏目,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以课文为基点生成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经历和学习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继续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

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每篇精读课文至少都有一个能统领全篇的重点题目。

3、采用多种形式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

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和感悟。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如,“我想把感人的句子抄下来”“课文有一些生动的语句,我要抄下来。”

二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课后练习大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如“课文真有意思,我要好好读一读。”“我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这篇课文。”“我要有感情地读课文,还想把老师说的那段话背下来。”让学生自主选择积累词句、背诵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酌情检查和组织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从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人而异。

三是安排词语表,加强词语的积累。词语表中的词,一般为本课要求写的字组成的词语和一些熟字组成的新词,不穷尽本课所有的词语。这部分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做相应处理,要既灵活又扎实。

4、继续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本册专门安排的“小练笔”共有三处,分别是:《荷花》课文后的“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争吵》课文后的“读了课文,我也想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卖木雕的少年》课文后的“我要写几句话夸夸那个黑人少年。”同时,在部分课文的练习中还安排了“小练笔”的内容,而且一般是先说后写的题目。如,“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再把医生说的话写下来。”这些内容的安排,都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力图让学生都有话可说可写。

(五)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体现内容与训练的整合,本册教材继续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版块提前,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则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扩充了内容,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1、口语交际。

全册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介绍家乡景物”“我们能做点什么”“说说我自己”“教你学一招”“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丰富多彩的世界”“神话、传说故事会”。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和“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部分。如,语文园地二中的“我们能做点什么”和语文园地五中的“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两个口语交际,都是以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使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话题,让学生交际得起来。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听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基础上,提出“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说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的基础上,提出“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尽量说得生动一些”“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等年段性要求。

2、习作。

在语文园地中安排八次。习作内容分别是:家乡的景物;关于保护环境;自我介绍,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学会一项本领中的趣事和体会;父母的爱;未来的……;自由习作;假如我会变。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一个内容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把想写的写下来,有题目也行,没有题目也行。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一次不限制内容的作文,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此外,本册专门安排了两次写想象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对想象的合理的要求不必提过高。要求教师在讲评时,注意表扬想象合理的,对不太合理的想象做正面引导,不要批评。

3、我的发现。

是不同形式的成语。这部分内容是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一个检测,也是对词句现象的一些规律性总结。主要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语言现象,读一读,记一记,有的可以做一做。不要求归纳出语法点。

5、继续编排趣味语文、成语故事等新的栏目。在语文园地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宽带网”“展示台”这4项内容分别交叉安排两次。

(1)“趣味语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教材在语文园地四安排了看图说成语,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词的趣话“说言”。教学时应以学生的交流活动为主。可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增强趣味性。

(2)“成语故事”,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的信息。教材共安排两个成语故事,《买椟还珠》是寓言故事,《画龙点睛》是传说故事,分别安排在语文园地三和语文园地八。它们既是结合本组课文的拓展阅读,同时又能让学生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教学时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或者说说自己的感受及受到的启发。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提出来大家讨论。

(3)“宽带网”,主要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如,语文园地一结合本组观察大自然景物这一专题,列举了一些中外名家关于大自然的精彩描写,要求随手记录、做成卡片;语文园地六要求关心科技新闻,把有用的资料做成剪报和卡片。这样的安排,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到无限的生活空间,加强了课内外的沟通。宽带网一般有“资料补充”和“拓展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教学的角度看,“资料补充”部分只需学生阅读就可以了,“拓展活动”部分则体现了一定的弹性,可以先布置资料收集,再交流收集所得。因“宽带网”的内容与单元的专题相关,所以资料的收集可以结合单元中课文的学习先行提出。“宽带网”教学主要是进行资料的交流。也可以在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根据教材中提示的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一些收集资料、课外阅读、交流展示的活动。

(4)“展示台”,是结合两次综合性学习而安排的。园地二展示了保护环境的标语牌、建议书、手抄报;园地五展示了给妈妈做的贺卡、和爸爸一起做的航模、全家的照片和写的小诗。展示台既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的舞台,又是一种提倡、引导、激励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注意的是,教材中的内容只是例子,教师应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展示相应的内容。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六)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在语文教材中,图像系统是配合文字系统的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也是影响学习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本册教材加大创新力度,对每一篇、每一单元的图像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编排。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给师生的审美感受创造良好条件。教学时,如果能在注意文字内容学习的同时,不忽视课文插图的价值和作用,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教学效益。

  四、目的要求: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把爱和关怀平均的分给每一个学生。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习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加重要。

4、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多和他们交流孩子的在校表现和正在家表现,双方一起把孩子的习惯以及成绩搞上去。

5、课堂能完成的作业决不放在课后。

(二)关注学困生,拔高优秀生:

1、找准学困生的学困点,因人制宜。给他们配定“小老师”,多多帮助他们。

2、给学困生多创设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树立信心。

3、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4、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5、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及时调整。诲人不倦,时刻让自己有耐心。

6、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随时补充新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8、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包括农远,网络。

9、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坚持每天让学生说一个故事。

10、增优补差,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习。

  七、课题研究方向:

1、继续进行小组合作的高效课堂的实验和探索。

2、开始起步作文教学的思考。

  八、教学进度表:周 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所用课时备注

第一周3.1--3.512课

6课时第二周3.8--3.123课园地一

7课时第三周3.15--3.1956课

7课时第四周3.22--3.2678课园地二

7课时第五周3.29--4.2910课

7课时第六周4.5--4.91112 园地三

8课时第七周4.12--4.161314课

6课时第八周4.19--4.231516园地四

8课时第九周5.26--4.301718课

6课时第十周5.3--5.7复习前四单元测试

6课时第十一周5.10--5.141920课

6课时第十二周5.17--5.21园地五2122课

7课时第十三周5.24--6.2823 24课园地六

7课时第十四周5.31--6.4园地六2526课

7课时第十五周6.7--6.112728园地七

7课时第十六周6.14--6.18园地七、29、30课7课时第十七周6.21--6.2531、32课、园地八7课时第十八周6.28--7.2复习期末考试7课时

实用小学教学计划模板 小学教学计划表模板篇4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把握小学语文工具和思想的辩证关系,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语言文字的训练,扎扎实实地抓好双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87名,其中男生47名,女生40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人数少,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优点是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教学反馈易于把握。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单从本班学生学习习惯来说,我认为本班学生缺少模范带头的学生,学习根本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缺少创新意识和探索知识的能力,学习也只有老师讲了才听、才理解,老师不讲了,也不会主动的询问,自律性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方法单一,不够灵活。从而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教材简析: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体现整合,这一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如,第四组的导语:“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这组课文就像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有时……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用心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段导语概括地点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明确了学习要求,读来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2、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如,学了精读课文《画杨桃》,在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前有这样一段话:“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下面这篇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同时也引出略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和要求。

3、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如,第八单元专题是“神话、传说故事”。本单元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故事,有的包含在古诗中,有的是历史人物传奇,还有想象中的神人神力。为了方便课文的学习,在教材导语中指明了学习的途径,在第一篇课文后布置了课外收集的任务。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做了很好的准备。在第四篇课文学完后,要求学生写感受,目的是继续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单元内各部分内容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二)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本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这两次综合性学习涉及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

综合性学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为一些听、说、写的训练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还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同时加强了课堂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综合性学习是一项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体现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还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扬合作精神、自主开展活动,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中,教师要有督促和检查。活动后,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列图表,办小报,办展览。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觉到,学语文很有用,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大量更新课文,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本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反映家乡美好景物的《珍珠泉》;有反映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燕子专列》;有反映现代儿童关爱他人,化解矛盾、重建友谊和良性竞争的《检阅》《绝招》;有反映母子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妈妈的账单》;有表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科技进步带来新变化的《月球之谜》《果园机器人》。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对学生思想方法的启蒙很有帮助。如《想别人没想到的》。新选的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诗歌、神话、寓言、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

不要求字斟句酌。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资料袋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本册教材介绍了各种神奇的泉的趣闻,关于杨桃、太阳、乞巧节的知识,关于国旗的来历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组成、训练和受到好评等内容。设置这个栏目,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以课文为基点生成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经历和学习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继续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

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每篇精读课文至少都有一个能统领全篇的重点题目。

3、采用多种形式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

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和感悟。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如,“我想把感人的句子抄下来”“课文有一些生动的语句,我要抄下来。”

二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课后练习大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如“课文真有意思,我要好好读一读。”“我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这篇课文。”“我要有感情地读课文,还想把老师说的那段话背下来。”让学生自主选择积累词句、背诵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酌情检查和组织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从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人而异。

三是安排词语表,加强词语的积累。词语表中的词,一般为本课要求写的字组成的词语和一些熟字组成的新词,不穷尽本课所有的词语。这部分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做相应处理,要既灵活又扎实。

4、继续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本册专门安排的“小练笔”共有三处,分别是:《荷花》课文后的“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争吵》课文后的“读了课文,我也想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卖木雕的少年》课文后的“我要写几句话夸夸那个黑人少年。”同时,在部分课文的练习中还安排了“小练笔”的内容,而且一般是先说后写的题目。如,“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再把医生说的话写下来。”这些内容的安排,都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力图让学生都有话可说可写。

(五)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体现内容与训练的整合,本册教材继续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版块提前,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则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扩充了内容,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1、口语交际。

全册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介绍家乡景物”“我们能做点什么”“说说我自己”“教你学一招”“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丰富多彩的世界”“神话、传说故事会”。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和“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部分。如,语文园地二中的“我们能做点什么”和语文园地五中的“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两个口语交际,都是以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使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话题,让学生交际得起来。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听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基础上,提出“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说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的基础上,提出“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尽量说得生动一些”“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等年段性要求。

2、习作。

在语文园地中安排八次。习作内容分别是:家乡的景物;关于保护环境;自我介绍,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学会一项本领中的趣事和体会;父母的爱;未来的……;自由习作;假如我会变。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一个内容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把想写的写下来,有题目也行,没有题目也行。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一次不限制内容的作文,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此外,本册专门安排了两次写想象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对想象的合理的要求不必提过高。要求教师在讲评时,注意表扬想象合理的,对不太合理的想象做正面引导,不要批评。

3、我的发现。

是不同形式的成语。这部分内容是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一个检测,也是对词句现象的一些规律性总结。主要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语言现象,读一读,记一记,有的可以做一做。不要求归纳出语法点。

5、继续编排趣味语文、成语故事等新的栏目。在语文园地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宽带网”“展示台”这4项内容分别交叉安排两次。

(1)“趣味语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教材在语文园地四安排了看图说成语,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词的趣话“说言”。教学时应以学生的交流活动为主。可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增强趣味性。

(2)“成语故事”,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的信息。教材共安排两个成语故事,《买椟还珠》是寓言故事,《画龙点睛》是传说故事,分别安排在语文园地三和语文园地八。它们既是结合本组课文的拓展阅读,同时又能让学生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教学时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或者说说自己的感受及受到的启发。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提出来大家讨论。

(3)“宽带网”,主要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如,语文园地一结合本组观察大自然景物这一专题,列举了一些中外名家关于大自然的精彩描写,要求随手记录、做成卡片;语文园地六要求关心科技新闻,把有用的资料做成剪报和卡片。这样的安排,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到无限的生活空间,加强了课内外的沟通。宽带网一般有“资料补充”和“拓展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教学的角度看,“资料补充”部分只需学生阅读就可以了,“拓展活动”部分则体现了一定的弹性,可以先布置资料收集,再交流收集所得。因“宽带网”的内容与单元的专题相关,所以资料的收集可以结合单元中课文的学习先行提出。“宽带网”教学主要是进行资料的交流。也可以在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根据教材中提示的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一些收集资料、课外阅读、交流展示的活动。

(4)“展示台”,是结合两次综合性学习而安排的。园地二展示了保护环境的标语牌、建议书、手抄报;园地五展示了给妈妈做的贺卡、和爸爸一起做的航模、全家的照片和写的小诗。展示台既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的舞台,又是一种提倡、引导、激励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注意的是,教材中的内容只是例子,教师应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展示相应的内容。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六)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在语文教材中,图像系统是配合文字系统的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也是影响学习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本册教材加大创新力度,对每一篇、每一单元的图像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编排。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给师生的审美感受创造良好条件。教学时,如果能在注意文字内容学习的同时,不忽视课文插图的价值和作用,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教学效益。

  四、目的要求: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把爱和关怀平均的分给每一个学生。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习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加重要。

4、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多和他们交流孩子的在校表现和正在家表现,双方一起把孩子的习惯以及成绩搞上去。

5、课堂能完成的作业决不放在课后。

(二)关注学困生,拔高优秀生:

1、找准学困生的学困点,因人制宜。给他们配定“小老师”,多多帮助他们。

2、给学困生多创设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树立信心。

3、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4、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5、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及时调整。诲人不倦,时刻让自己有耐心。

6、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随时补充新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8、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包括农远,网络。

9、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坚持每天让学生说一个故事。

10、增优补差,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习。

  七、课题研究方向:

1、继续进行小组合作的高效课堂的实验和探索。

2、开始起步作文教学的思考。

  八、教学进度表:周 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所用课时备注

第一周3.1--3.512课

6课时第二周3.8--3.123课园地一

7课时第三周3.15--3.1956课

7课时第四周3.22--3.2678课园地二

7课时第五周3.29--4.2910课

7课时第六周4.5--4.91112 园地三

8课时第七周4.12--4.161314课

6课时第八周4.19--4.231516园地四

8课时第九周5.26--4.301718课

6课时第十周5.3--5.7复习前四单元测试

6课时第十一周5.10--5.141920课

6课时第十二周5.17--5.21园地五2122课

7课时第十三周5.24--6.2823 24课园地六

7课时第十四周5.31--6.4园地六2526课

7课时第十五周6.7--6.112728园地七

7课时第十六周6.14--6.18园地七、29、30课7课时第十七周6.21--6.2531、32课、园地八7课时第十八周6.28--7.2复习期末考试7课时

实用小学教学计划模板 小学教学计划表模板篇5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15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为98%,32%的学生综合测试达到优秀水平。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热情,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第八组。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第二次是在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middot;习作回顾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其中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两次。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二)阅读教学

1、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

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

2、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3、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

(三)口语交际教学

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要创设特定的情境。

(四)习作教学

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2、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五)综合性学习

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做。

五、单元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第三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第四单元: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五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六单元: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七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第八单元: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一)充分备好课

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与的依据,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1、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结构,确定所教教材在本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2、研究单元教材,掌握重点和难点,对整个单元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

3、钻研本课教材,理解并掌握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教材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4、了解掌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类情况;

5、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分类情况。备好了学生,再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

(二)加强积累

我们必须很好地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侧重于指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能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和默写的内容;积累相关的字、词、句、段、篇等;

2、能注意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

3、能在生活中广泛积累语言材料。

(三)教给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所采用的某种方式、手段、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独立地探索新的领域,获取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

1、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2、教给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力

3、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四)家校结合,形成合力。

争取家长支持,通过家访、话访,家长会达到增进师生感情、家庭与教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的目的。

推荐访问:模板 小学 教学计划